这些不同的子人格到底是真实的,还是个体为了逃避某种责任或躲开某些应激性事件而假装出来的呢??或者是在治疗过程中,被治疗师有意无意制造出来的呢?
有证据表明,DID患者是非常易受暗示的。那么,这些不同的子人格就可能是在治疗过程中(如在治疗师提出问题时,或在催眠状态下)发生。而且有些学者研究了个体模仿或假装的分离性经历的能力,并用一个实验说明,如果暗示被试的假装是合理的、真实的,那么个体是可以扮演或假装出一种身份改变的。
由于DID患者常出现幻听,而且当他们的身体被不止一个人占据时常被误认为是一种妄想,因此DID患者经常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。
另外,不同的人格状态转换可与环形心境波动相混淆,以致被误认为双相障碍(快速循环型)。
要鉴别一个个体是否故意假装DID,根据上面提到的DID的表现症状,可以做出判断,比如真正的DID患者子人格相互转换的时候,通常转换速度很快,而且转换时有生理反应,比如短时间剧烈的头痛、改变了的外表(如扭曲了的面部表情、变粗了的嗓音等)。
当然也可以根据“患者”在其假装DID过程中能否获得实际的利益来部分辅以判断。
另外,DID患者通常伴随其他症状,如抑郁、惊恐发作等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她是女子,我也是女子 叛逆女生乖乖爱 快穿之宿主又放飞自我 通灵师在娱乐圈 被追杀的我,被敌人推上了皇位 截胡 小时候就在想的事 一品代嫁 严歌苓散文补遗 留德十年 严歌苓散文集 李碧华散文精选 比肩 这世界疯了 我的人生感悟 豪门宠妻不二嫁 系统逼我来撩汉 我们干点什么吧 快穿之拯救黑脸大魔王 妻子的会客厅:高官的秘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