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老子的道德经1 > 第三十章(第1页)

第三十章(第1页)

[原文]

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,其事好还1。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。大军之后,必有凶年2。善有果3而已,不敢4以取强5。果而勿矜,果而勿伐,果而勿骄,果而不得已,果而勿强。物壮6则老,是谓不道7,不道早已8。

[译文]

依照“道”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,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。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。军队所到的地方,荆棘横生,大战之后,一定会出现荒年。善于用兵的人,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,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。达到目的了却不自我矜持,达到目的了也不去夸耀骄傲,达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为是,达到目的却出于不得已,达到目的却不逞强。事物过去强大就会走向衰朽,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“道”不符合于“道”的,就会很快死亡。

[注释]

1、其事好还:用兵这件事一定能得到还报。还:还报、报应。

2、凶年:荒年、灾年。

3、善有果:果,成功之意。指达到获胜的目的。

4、不敢:帛书本为“毋以取强”

5、取强:逞强、好胜。

6、物壮:强壮、强硬。

7、不道:不合乎于“道”

8、早已:早死、很快完结。

[引语]

历来在解释道德经的学者中,有一派认为道德经是一部兵书。究竟它是不是一部兵书,这个问题在本章评析中再作论述,但老子具有反战思想则是无疑的。春秋战国时代,社会动荡不安,大小战争此伏彼起,给国家带来破坏,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灾难。老子反对战争,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。在本章里,老子认为战争是人类最愚昧、最残酷的行为“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”、“大军之后,必有凶年”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后果。老子主张反战的思想,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,都有其积极的意义。

[评析]

在道德经的这一章和下一章里老子都讲到用兵问题。但必须重申,道德经主要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不是兵书,他论兵是从哲学的角度,而不是军事学的角度。讲到许多哲学问题时,也涉及到军事,因为哲学与军事虽非属于同一学科,但有许多内在相通之处。他着重讲战乱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后果,这是从反对战争这一角度出发的。因为战争是人类最残酷最愚昧的行为。本章中所讲“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”、“大军之后,必有凶年”就是讲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。

唐代王真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说“五千之言”八十一章“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”明未王夫之也认为道德经可为“言兵者师之”近人章太炎说,道德经一书概括了古代兵书的要旨。他指出“老聃为柱下史,多识故事,约金版、六韬之旨,著五千言,以为后世阴谋者法。”(訄书儒道)当代学者张松如认为,八十一章中直接谈兵的,本章、下章及六十九章,共三章而已。讲哲理偶以兵事取喻者不及十章。所以道德经不是兵书,例如从军事学角度讲,它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孙子兵法相提并论。在春秋战国时代,战争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,哲学家、思想家们对这些社会实际问题并不会熟视无睹。他们从这些战争的过程中,观察到某些带有哲理性的问题,并上升到哲学高度加以分析研究,寻找到包括战争在内的一般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,如“物壮则老”等,这无疑具有普遍的启示价值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从火影开始加点  邪恶催眠师3:梦醒大结局  我靠穿书拯救世界  撩狐狸的正确姿势  过桥米线  1993风华尽览  清明上河图密码3: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  邪恶催眠师(1+2出书版)  温得和克之秋[先婚后爱]  玄黄真解  网游之长安  火血  斗罗之跑错片场了  夜遁  重生之渣女归来  星河漫漫不及君  穿成星际女皇后  娇软美人穿成对照组后咸鱼了[七零]  全球异世求生  最珍贵的你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