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篾最适合编织细密精致的篾器,加工成各类极具美感的篾制工艺品。
黄竹就不行了,黄篾柔韧性差,难以剖成很细的篾丝。
看着两人忙活,王忆问道:“咱队里还有外队人,我是说年轻人,有没有愿意学竹编技术的?”
养殖场要用的竹编可不少,这两口子自己忙活怕是忙不过来。
听了他的话,王祥庆摇摇头:“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学这个东西了,都说以后要靠机器,改革开放嘛,咱国家从国外引进很多机器。”
“机器做工好又便宜,手工的东西没人要了,所以年轻人学它干什么?”
他媳妇补充道:“主要是这手艺也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学会的,也是要吃点苦头才能成为师傅的。”
“年轻人不愿意吃这个苦头了,都去城里打工了,特别是咱这里隔着沪都近,不少去沪都的。”
王祥庆哼道:“我就不爱去沪都,去了干什么?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。”
“人家沪都多好?高楼大厦、车水马龙,楼上楼下、电灯电话。”侯晓芝怼他。
王祥庆说道:“高楼大厦好,电灯电话好,可那是他们的楼吗?他们连户口都办不过去。”
“还是咱外岛好,”他说着期盼起来,“咱队里给家家户户都要盖楼呢,统一盖起二层小楼,这到时候多好啊!”
侯晓芝这次不怼他了,跟着连连点头。
她回头看自家的小海草房,这还是她嫁过来那年盖起的,如今已经有了二十四五年的历史。
二十四五年的房子住着依然很好,但她想一想走亲戚见过的红砖青瓦大院房子,对比一下自家的海草房实在是差点事。
何况生产队要盖起的是楼房!
家里住上新楼房,这种事想想就美得很。
等家里有了新楼,队里还给新媳妇发这个福利、那个分红,还愁他们生产队的后生找不到好媳妇、好女婿?
联想到这些,侯晓芝感叹道:“这一年过的跟做梦一样,王老师来的这一年,咱岛上一切都不一样了。”
王祥庆说道:“这几年过的都跟做梦一样,你说咱岛上从建国以后,日子过的一直挺好。”
“突然之间改革开放了,咱们队里的日子就不行了,名声就不好了,这是咋回事?”
“然后王老师回来了,王老师又是给生产队买平价粮又是带着社队企业搞经济,日子又行了、名声又好了……”
说着他疑惑的摇摇头。
社会变化太快了,快的让他这种老实人反应不过来。
他媳妇接话说道:“还是要求不一样了,以前都讲究什么?民以食为天,能吃得饱能穿的上衣服就很好了。”
“从建国到六十年代、到七十年代,内地又是遭遇旱灾又是遭遇洪涝,许多地方的社员饿的吱吱叫,咱们外岛有海货也有农田,吃不上细粮,可玉米饼子地瓜干哪家都够吃……”
“这是真的。”外面晒太阳的老汉听见他们的话后拎起马扎坐在了门口跟他们搭话。
“王老师那时候还没来,没见过,那些年外面的人是成群结队的摇橹坐船来讨饭,一口一个大爷大娘叔伯婶子的叫。”
“咱王家的人心肠好,只要家里有,没有不给讨饭的递两口吃食的,否则就要让人在背地里说抠门了,咱王家没有抠门的人!”
王祥庆说道:“那时候最让咱王家汉子赶到骄傲和满足的是,咱王家汉子舍得出力气,听指挥,能干也肯干,家里捯饬的红红火火。”
“内地的、其他岛上的青年娶不上媳妇当光棍汉的时候,咱们王家的青年可不愁,多少好姑娘诚心实意的嫁进咱队里?”
这是天涯岛的光荣历史,王忆听寿星爷他们老汉闲聊时候讲过。
王祥庆的话说的还算保守了,他是个老实人,不喜欢乱嚼舌根子。
实际上六十年代的时候,岛上的年轻人不是不愁媳妇,是可以挑选媳妇。
用王家老人的话说就是‘丑的可以挑俊的、矮子可以挑高个子’。
当时没有计生政策,男青年娶了媳妇就可以生孩子,生孩子多了这王家人丁兴旺,日子就过的红火。
门口的老汉此时便提到了这茬事,揉搓着烟袋笑道:
“当时内地的光棍们很嫉妒咱们,说‘俊姑娘瞎了眼专门往小岛跑’;像是水花岛他们也嫉妒咱,说什么天涯岛捡便宜,老天爷不长眼。”
他不屑的摇摇头:“这都是瞎说,媳妇们愿意嫁进来,就是因为咱这里可以吃上饱饭!”
“他们呢?特别是水花岛的刘家人呢?他们又懒又馋还刁滑,自己的吃食都挣不到家里,还想着娶老婆?”
“那些懒汉子就该打光棍!”
早些年嫁进来的媳妇们心思很简单,能吃饱饭、能一家人安安心心过日子就心满意足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都市医道高手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妖夫在上 医判 兰言之约 这个武圣超有素质 快穿女配又在打脸了 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 重生之都市仙尊(都市仙尊) 复活帝国 我的基因无限进化 踏枝 大佬她只想种花 重燃2001 裂天空骑 我真能无限复活 九阴九阳之阴阳神功 疯狂酷公主 女主从书里跑出来了怎么办 我是一条龙